奥运达人速成指南:33条关于奥运会田径项目的小知识

5.

奥运会的田径项目几乎全都在400米椭圆形跑道围成的体育场内,除了马拉松和竞走。

它们是在公路上进行。

6.

为什么竞走看起来一扭一扭的?因为竞走选手必须始终保持有一只脚落在地面上。

每一步,运动员在后脚离地之前,前脚必须着地,脚落地时,该腿必须有一瞬间的伸直。视觉上步态就是一扭一扭的。

正确的竞走姿势,使用到的肌群比跑步还要多。

7.

尽管项目名为“走”,实际上竞走选手的速度很快,接近15公里/小时,这也是绝大多数人骑着共享单车的速度。

8.

奥运会田径跑步比赛都是逆时针跑,采用逆时针方向的原因众说纷纭,常见的有地球偏转力说、右利手说、心脏位置说等等。

但历史上也有顺时针跑的奥运会,第一届希腊和第二届巴黎就是(巴黎是继伦敦后三度举办奥运会的城市)。

9.

很多人都知道,标准跑道的距离是400米。不过这个400米并不是最靠里那道内圈线的长度,而是以跑道内圈内突沿以外30厘米处测量的一圈距离。

所以正常在跑道第一圈靠内跑完,即非常接近400米整。

10.

跨栏比赛不要求选手一定“跨”过栏架,绊倒或撞到栏架也是不犯规的。

只是相对来说减慢速度/消耗时间要比跨栏更不具经济性。

11.

除了距离上更短,男女子跨栏最大的区别在于栏架的高度——男子110米栏的栏高1.067米,女子100米栏高0.838米。栏架的高低决定了跨越难度,男子高栏对技术要求很高,女子短跨则非常讲究速度。

男女子400米跨栏距离一样,但栏高也是有差别,0.914米和0.762米。

12.

铅球虽然名字里有铅,实际上主要材料为铜铁合金。因为经历过用铁、以及外铁内铅的过程,因此才叫铅球。除了长期使用可能对选手健康有害,金属铅质软,在投掷过程中容易损坏、变形,并不适合反复使用。

13.

历史上,铅球曾有过按运动员体重分级进行比赛的方式,后来实践证明,成绩的远近并不完全取决于体重,技术更为关键。所以铅球也不是“胖子的运动”,当然绝大多数铅球运动员都长得比较魁梧,因为可以更好的稳定旋转重心,

(男子铅球重7.26公斤,女子铅球重4公斤。)

14.

有什么田径纪录是女子比男子更强的吗?铁饼。

从距离看,女子72.30米的奥运纪录要比男子69.89米远得多,实际上是因为,女子用的铁饼重量只有男子的一半(1公斤左右)。

15.

田径四大跳跃项目(跳高、跳远、三级跳和撑杆跳)中,撑杆跳是唯一一个借助其他设备的项目。每位选手都有属于自己的杆,也在反复使用中磨合出适应性。尽管如今的撑杆在材料方面进步神速,大量使用轻盈且弹性的玻纤,可依然存在瞬间受力后折断的风险。

曾经在大赛中出现过数次因自己撑杆断裂/未抵达赛场,而借助其它选手撑杆参赛、甚至刷新自己最好成绩的故事。

16.

「撑杆跳」还是「撑竿跳」?两个字都是正确的写法。严格来说最早写法为“竿”字,但近年竿与杆都适用。

撑杆跳必须助跑撑杆单脚起跳,不能插杆爬杆——别不信,历史上真有选手把杆插地上、而后爬上去再跳下的奇葩事……

17.

除了跑步外人类最古老的运动项目是什么?也许是标枪。

标枪使用至今,已有数万年历史。迄今世界上依然存在使用类似标枪进行狩猎的原住民。

18.

为什么标枪存在两个世界纪录?

80年代人类历史首次掷出超过100米的距离后,国际田联意识到如果再不对标枪重新设计,未来就很可能出现场地空间有限、伤及观众的风险。最终标枪的重心被向前移动了4cm,进一步让远离了压力中心,增加了向下的俯仰力矩。

所以曾经的104.80米就成为“永久性世界纪录”,而现在男子标枪最好成绩(98.48米)也已尘封了近28年之久。

19.

跑步比赛的预赛/第一轮,运动员被排在哪一个跑道上是随机排列出来的。其后各轮比赛,跑道排位依据上一轮的比赛成绩而定。前四位选手会占据3、4、5、6号跑道,第5、6名抽签2、7道,最后两名排定1、8道。

所以理论上,越往中间的跑道,就越适合出成绩。

20.

以上跑道分道方法对200米及400米等需要跑弯道的影响较大。

最内道入弯较急,需要向内倾斜,技术要求最高。最外道弧形较大,快速奔跑中倾斜姿势最小,但心理上比赛前半段无法看到其它选手,会有不利于调节节奏、缺乏对手刺激的影响。

当然最决定最终成绩的,还是绝对实力和临场状态。

21.

400米及以下距离的跑步项目,运动员必须采用蹲踞式起跑及使用起跑器。400米以上距离则会采用站立式起跑。

22.

蹲踞式起跑/使用起跑器的跑步项目,发令枪响前会有「各就各位(On your marks)」和「预备(Set)」两个口令;

站立式起跑的跑步项目,发令枪响前则只有「各就各位(On your marks)」一个口令。

23.

所有接力赛事,参加接力跑的运动员必须在接棒区内完成交接棒。比如4×100米接力,传接棒需在30米接力区内完成(此前是10米预跑加速区+20米接力区)。

“接力区内”的判定是根据接力棒的位置,而不是根据参赛者的身体或四肢的位置。

任何人掉了棒,必须由本人拾回。

24.

奥运的圣火传递,最早出现于1936年柏林奥运会,圣火传递就参考了接力跑的形式。

25.

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男子100米比赛,曾有选手故意连续抢跑8次,最终在第9次起跑后击败了彻底晕菜的对手,且在决赛中夺得冠军。从那以后针对抢跑的惩罚规则也在不断出现。

从2010年多哈室内世锦赛开始,国际田联实行了“零抢跑”规定,所有选手只要在比赛中抢跑,就将失去参赛资格。

运动员在发令枪响前或听到枪响后到做出起跑反应小于0.1秒的情况就被视为抢跑。

26.

即便是精确到厘米、零点零几秒的田径项目,依然可能出现分享金牌、即多位选手同时获得奖牌的情况。最早一次便是1900年第二届奥运会的跳高比赛,当时两位选手都完成了1米85的高度。上届东京也再次出现跳高并列金牌。

27.

跳高比赛规定选手只能以单脚起跳的方式比赛。

事实上就高度而言,很多杂技中的双脚起跳可以达到更高的高度。

28.

现代奥运会的第一块金牌,属于田赛的三级跳远。当年冠军詹姆斯·康纳利(James Connolly)还是哈佛大学学生,然而从雅典载誉而归后哈佛校方却以“破坏校规”为名开除了他的学籍。直到1949年才重新授予名誉博士学位,肯定了他对现代奥运的意义和贡献。

29.

三级跳远也并非是助跑后连续跳三次进入沙坑,而是脚跳-跨步跳-跳跃,第一步的起跳脚和落地脚应为同一只脚。

按目前多数学校教室8米左右的长度,参加奥运会三级跳远的选手,基本都能跳出两个教室的长度。

30.

很多马拉松的跑者会在比赛沿途设立“私人补给”,或者品尝/接受沿途观众的饮料与食物。这在奥运会和世锦赛等专业赛事中严令禁止,选手们只能在补给点摄入,且自备饮料也需提前经裁判组和兴奋剂机构检测。

31.

业余跑者参加马拉松比赛可以佩戴耳机听音乐,奥运会的职业选手可以戴耳机吗?答案是不能。

因为担心选手通过无线电等方式作弊,比如接收到额外的场外战术指导。

32.

奥运会历史上,出现过不穿鞋夺得田径金牌、且是马拉松这样长距离路跑项目的奇迹——1960年罗马奥运会,埃塞俄比亚的阿贝贝·比基拉赤脚跑完全程,第一个完成比赛。也是非洲第一枚奥运金牌。

而在四年后,在刚做完阑尾炎手术不到三天的情况下,再次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方式赢得了金牌。

33.

把马拉松排在最后一天是奥运会不成文的传统。

而巴黎奥运会更是首次把女子马拉松安排在男子马拉松赛后一天进行。当女选手们完成比赛后几个小时,巴黎奥运会也会正式拉下帷幕。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