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性别争议引发思考,体育界面临挑战

国际排球联合会取消了越南U21女子排球队的四场比赛成绩。前中国女排队长惠若琪对此事发表看法,指出未来关于运动员性别和参赛资格的体育道德和社会影响将成为重大挑战。她强调科学界定和合理安排各选手的参赛资格,以确保既尊重参赛选手又维护竞技公平,这将成为新时代的体育课题。

从惠若琪的表态和与球迷的交流中可以初步了解到,国际排球联合会主要依靠护照信息进行对运动员身份的审核,而不会进行染色体检测等方式。鉴于越南女排事件的发生,人们担心国际排球联合会是否会效仿田径比赛,在比赛前进行基因检测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

性别争议并非排球界首次出现。在东京奥运前,巴西女子排球队曾考虑邀请变性人蒂凡尼参加国家队集训,引发广泛争议。蒂凡尼曾是男子排球选手,之后通过变性手术转变为“女排球员”。在国内比赛中表现出色,因此有人建议让其参加奥运会。巴西排球协会主席吉马良斯支持蒂凡尼参加巴超联赛并进入国家队,但这一消息传开后遭到巴西女排球员的反对,最终导致蒂凡尼未能入选国家队名单。后来,巴西排球协会规定“男性变性为女性”的球员需要证明他们总血清睾酮水平连续12个月低于5nmol/L才能参加国内比赛。

与蒂凡尼不同,印尼运动员艾普丽亚的经历更为离奇。艾普丽亚28岁前一直过着女性生活,并成为印尼女排的核心球员,参与泰国联赛等比赛。然而,当他退役时被告知自己实际上是男性,出生时患有尿道下裂等异常情况。随后,艾普丽亚接受了矫正手术,恢复成男性身份。值得一提的是,艾普丽亚的“姐姐”阿玛西亚也曾入选印尼女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