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的世界里,规则与运动员权益的平衡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2025年8月12日,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的一项裁决,让澳大利亚华裔乒乓球运动员刘杨子成为焦点,也引发了人们对国际乒联归化规则的重新审视。
刘杨子出生于中国河南,从小接受专业乒乓球训练,还进入过国家青年队,实力不容小觑。后来,18岁的她获得澳大利亚国籍,本以为能开启新的体育征程,却因澳大利亚乒协注册延迟(2022年),被国际乒联判定要等待7年(2029年)才能代表新协会参加奥运会。按照这个规定,她不仅错过2024年巴黎奥运会,还将错过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运动生涯的黄金时期就这样被搁置。
但刘杨子没有选择默默接受,她认为国际乒联应从2020年澳大利亚乒协实际注册时间开始计算等待期。于是,她向CAS提起诉讼,为自己争取公平的参赛机会。这场诉讼不仅是她个人的抗争,也关乎着众多归化运动员的权益。
最终,CAS支持了刘杨子的诉求。裁决书中明确,她的国际乒联注册日期追溯至2020年3月3日并非2022年,这意味着她无需再等待至2029年,而是直接获得代表澳大利亚参加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的资格。此外,法庭还批评国际乒联规则执行僵化,要求其承担全部仲裁费用,并支付刘杨子2500瑞士法郎的法律补偿。
这一裁决对刘杨子来说,无疑是职业生涯的重大转折。她得以保留参加2028年奥运会的资格。对国际乒联而言,虽然核心归化规则未被推翻,但此案暴露了规则在注册时间认定上的模糊性,未来或许需要在注册流程透明化和注册时间认定标准等方面进行细化。
刘杨子的胜诉是归化运动员权益保障的里程碑,也为全球运动员争取公平参赛机会树立了范本。在体育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平衡竞技公平与个人发展权,是国际体育组织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我们期待看到更合理、更人性化的体育规则,让每一位运动员都能在公平的舞台上绽放光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