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将军陈招娣:女排走向世界的功臣,58岁去世,为何骨灰有钢钉

火化炉的钢板上躺着一位女将军,骨灰里扒拉出几枚锈迹斑斑的钢钉。这不是战场遗物,是陈招娣打排球留下的勋章——这位中国女排初代铁娘子,硬是把血肉之躯炼成了钢筋铁骨。

杭州老巷子里长大的野丫头,打小就透着股不服输的劲儿。十五岁那年省队教练来选苗子,别的姑娘规规矩矩排队做动作,她倒好,直接翻上两米高的围墙,辫子一甩冲着教练喊:"您瞅我这弹跳中不中?"就这股子虎劲儿,愣是把教练给看乐了,当场拍板要了这个"野猴子"。

进了训练馆的陈招娣,活像饿虎扑食。别人练完三组扣球就瘫在地上喘粗气,她非得多加五组,球砸在地板上"咣咣"响,震得楼下的食堂师傅直捂耳朵。有回练鱼跃救球,胳膊"咔嚓"一声脆响,她愣是咬着后槽牙把训练做完,等去医院一查——好家伙,骨头裂了道缝!队医急得直跺脚:"这丫头不要命了?"她倒嬉皮笑脸:"骨头断了接上就是,球没救起来可接不回来。"

1976年入选国家队,遇上"魔鬼教头"袁伟民,陈招娣的倔脾气更来劲了。有次训练新战术,她发现动作设计容易伤着队友,当场就跟教练杠上了:"这么练要出事的!"袁伟民眼睛一瞪:"战场上敌人还跟你讲武德?"她气得腮帮子鼓成河豚,转头却把球扣得震天响,练到后来腿肚子直抽筋,趴在地上还嘟囔:"再来一球,就一球......"

展开全文

最绝的是1981年世界杯那场恶战。左臂打着石膏的陈招娣,硬是瞒着教练偷偷上场。日本队一记重扣直奔死角,她像颗出膛炮弹"嗖"地冲出去,右臂堪堪把球垫起,落地时疼得眼前发黑。场边队医急得直跳脚,她却冲着记分牌咧嘴笑:"看吧,这分丢不了!"赛后拆绷带,血痂都把纱布黏在肉上了,护士边剪边掉眼泪,她倒安慰人家:"没事儿,咱女排姑娘的皮实着呢!"

退役后当教练,她总爱跟年轻队员比伤疤。有回小队员嫌训练苦,她二话不说撸起袖子,胳膊上蜈蚣似的伤疤把孩子们都震住了:"看见没?当年我们练接球,地上能积出二斤汗。现在你们这训练量,搁我们那会儿连开胃菜都算不上!"2006年授少将军衔那天,她摸着肩章直摇头:"这军功章该掰成十八瓣,分给所有流过血汗的姐妹。"

2013年春天,58岁的陈招娣走了。火化工在骨灰里发现异物时吓了一跳——五枚生锈的钢钉静静躺在灰烬里,像五颗褪色的星星。这些当年固定骨折的金属,早已和她的骨骼长成一体。老队友们闻讯赶来,郎平红着眼眶说:"招娣这丫头,到死都带着女排的魂儿。"

如今排球馆里还能听见教练的吼声:"都给我硬气点!学学当年的铁娘子!"年轻队员摸着后脑勺嘀咕:"陈指导的传说到底几分真啊?"这时老队医就会掏出张泛黄的照片——画面里打着绷带的姑娘正飞身救球,绷带渗出的血迹在黑白照片上格外刺眼。答案都在那咧着嘴的笑容里:疼是真的疼,拼也是真敢拼。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