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战车的陨落:勒夫2018年世界杯执教争议回顾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作为卫冕冠军的德国队小组赛即遭淘汰,创造了队史最差战绩之一。时任主帅勒夫的战术安排和人员选择成为舆论焦点,这场溃败至今仍是德国足球史上的痛点。
一、固执的传控体系遭遇现代足球冲击
勒夫坚持沿用2014年夺冠时的传控打法,但面对墨西哥和韩国的高位逼抢,德国队中场失控明显。数据显示,对阵墨西哥时德国队传球成功率虽达89%,但进攻三区关键传球仅有7次,效率远低于对手的12次。前队长拉姆后来批评:"我们像在踢2010年的足球。"
二、关键位置的人员选择争议
放弃萨内选择布兰特的决定引发轩然大波。当时23岁的萨内刚以10球15助攻帮助曼城夺冠,而布兰特整个赛季仅5球3助攻。更致命的是中锋位置,戈麦斯直到生死战才获得首发,此前勒夫坚持使用无锋阵,导致面对密集防守时缺乏支点。
三、更衣室失控的连锁反应
《图片报》曝光的内部会议录音显示,诺伊尔等老将曾质疑战术安排。厄齐尔事件更是雪上加霜——世界杯前他与土耳其总统的合影风波持续发酵,勒夫却迟迟未做危机公关,导致队内氛围恶化。前领队比埃尔霍夫后来承认:"我们低估了政治因素对球队的影响。"
"这不是某个球员的问题,而是整个体系在新时代的失灵。"——德国名宿马特乌斯在专栏中写道
2018年7月4日,德国足协宣布勒夫留任,但这个决定在半年后随着欧国联降级再度被质疑。这场世界杯失利成为德国足球改革的导火索,直接催生了2021年弗里克上任后的年轻化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