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世界杯亚洲区附加赛的承办权风波中,沙特与卡塔尔直通决赛的疑云始终悬而未决。世预赛亚洲区的比赛已经落下帷幕,实力如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和伊朗这样的球队已成功直接晋级,但剩余的六支队伍则被迫进行附加赛以争夺最后两个名额。根据常规流程,成绩较好的队伍应当获得主场承办权,然而,亚足联却突然决定将附加赛的承办权授予沙特和卡塔尔,完全未进行相关投票,其他有意承办的国家因此被无视。
沙特与卡塔尔承办附加赛,自然能够在主场享受到极大的优势。两国分别处于不同的小组,而每个小组只有三个队伍,其中小组第一直接晋级世界杯,第二名则需要参与附加赛。对此,其他参赛队伍显然感到不满,主场的便利性,包括裁判选择和场地条件,无疑形成了巨大的不平等。众多球迷对此表示愤慨,认为这种安排显然是内定,使得两队的晋级之路提前得到了保障。
亚足联对此的解释是,选择沙特和卡塔尔的理由在于他们在FIFA排名上名列前茅,并且具有主办大赛的丰富经验。然而,反对者指出,沙特和卡塔尔在世预赛中的表现并未必胜过其他队伍。阿曼、阿联酋和伊拉克三国的联合抗议呼吁选用中立场地,然而,这一诉求并未获得响应,印尼对此也默默无声,似乎无力争取。
中国队曾申请过承办附加赛,但因未能晋级而不了了之。即使中国队能够进入附加赛,从当前亚足联的态度来看,也几乎不可能获得承办权。如今中国队连参赛资格都未能获得,反而算是因祸得福,避免了成为背景板的尴尬。
这一切都显露出,财富与权力在此类国际赛事中的决定性。卡塔尔曾于上届世界杯成功举办赛事,而沙特也有计划承办2034年世界杯,亚足联又怎敢惹怒他们?其他国家的抗议显得苍白无力,甚至可能面临惩罚。
随着附加赛分组的结果尘埃落定,沙特和卡塔尔几乎锁定前两名的位置。至于其他四支队伍,即使具备实力,在客场作战的情况下翻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尽管球迷们在网络上进行激烈争论,亚足联的决定却依旧不可更改,这便是残酷的现实。
目前,中国队不仅未能晋级附加赛,青训系统亦未见起色,看来唯有从头再来。对奇迹的期待已不再现实,或许唯有扎实练好基本功才是出路。富有的国家想做什么便可以轻松做到,而我们只能在旁观望。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