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人眼中的世界杯极简史

足球跟音乐一样,是高度简单和高度复杂兼具的艺术。说简单,一个0基础的孩子,可以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毫无理由地喜欢上足球,喜欢上某个球星或某个球队。如同喜欢某首歌某段音乐,几乎不懂音乐,但就是喜欢听,不需要理由,也不需要听懂。说复杂,在看了这么多比赛,从事了这么久的足球相关工作之后,我越来越发现,关于足球,我不知道的远远多过我知道的。

事实上,1981年,82年西班牙世界杯外围赛亚大区预选赛,通过看中国队比赛,我开始了足球的启蒙。没有人教我,就是瞎看热闹。当时是黑白电视,很多细节也不记得了,但不知道哪根神经过敏,我对远射总是记忆犹新。我能记得,1981年亚大区预选赛,中国队4:2逆转沙特,黄向东的远射,爱乌及乌,我甚至记得,进球后,当时的电视解说员宋世雄介绍说黄向东来自昆明部队足球队。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35年以后,白发鬓霜的黄向东入湘出任湖南湘涛青训总监,我还有机会跟儿时的偶像同事一场,荣幸之至。60岁的黄老爷子现在还在益阳的湘涛基地,默默无闻地为湖南的青训事业奉献力量。

在82年世界杯,我开始成为巴西队的球迷。这一点都不奇怪,我想,跟我同时成为巴西队粉丝的中国球迷肯定是一个天文数字,尽管我不知道具体数目。36年过去了,巴西队在海外的最大粉丝群体一定在中国,而中国的外国队球迷人数最多一定是粉巴西队的,这一点应无可争议。

而我之所以成为巴西队的粉丝,有一部分是私人原因。西班牙世界杯小组赛,巴西队首战 2:1逆转前苏联,3个进球都是远射的世界波,个个都把我给打懵了。身高192的苏格拉底像一条直立的鳗鱼一样,绕过两名苏联球员扳平比分,那种瞠目结舌的感觉难以言表。

巴西队的美和魅力,不是“华丽”等美丽辞藻可以形容的,就我个人而言,既然难以用语言和文字描述,就不要乱写乱讲。如果您对巴西队或其他球队来电,不要看任何有关的文字,何必隔了这一层东西呢?有这功夫,直接去找比赛录像看不更好吗?如同你去听音乐,直接去感受音乐本身就好了,不要去看有关的书。

另外,个人以为,个人能力出众的巴西队能赢得那么多中国球迷的心,部分原因在于,在战术素养和无球能力的角度,1980年代的中国还是一片蛮荒之地。尖刻一点说,现在还是蛮荒之地。所以,彼时的中国人还没有能力欣赏战术素养高超的欧洲球队。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足球文化逐步成熟,中国球迷越来越能接受并欣赏欧洲足球,这才有了欧洲各国球迷群体的逐步成长和细分。

1982年世界杯,最火的球星,显然是冠军队意大利的前锋罗西。但后来的时间证明,他之所以有名,是因为他只是世界杯那一个月里最有名的球星,之前和之后,他都不是。

如果说1982年世界杯,帮助中国人打开了闭关自守的大门,开始看到外面的精彩世界。那么,1986年世界杯,某种意义上,超级天才马拉多纳唤醒了中国人沉睡已久的自我意识。86年墨西哥世界杯,是马拉多纳一个人的世界杯。在长期的集体主义思维禁锢之下,马拉多纳凭借一己改变了世界。由此,中国人发现,人生的价值除了做一颗革命的螺丝钉,还可以有其他的可能性。

不难理解,86年世界杯是中国的阿根廷球迷群体的大年,不好说是阿迷的元年,但一定是大年。在崇拜切·格瓦拉的文艺中青年看来,马拉多纳也许是另一个切·格瓦拉。

由于1980年代意甲联赛在中国的火爆转播,以及意甲在五大联赛的强势地位,1990年世界杯,在深度和广度上,意大利之夏对中国人的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非竞技层面。开幕式上的时装表演以及会歌《意大利之夏》的意大利语版本,还有世界杯冠军德国队的队服,成为那届杯赛留给人们的美好记忆。

竞技层面,德国三驾马车平趟世界杯,但我们在意甲已经见过了。初级阶段的惊喜和惊奇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后初级阶段的耳熟能详。在1990年之前,中国的欧美国家队球迷和俱乐部球迷开始分化,以AC米兰球迷为代表的俱乐部球迷群体开始形成并逐渐壮大。

与此同时,在1984年、1988年两届欧洲杯之后,中国人对现代足球的认知进一步得到开拓和提升。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我们看到了比世界杯水平只高不低的欧洲杯。对外面的世界如饥似渴的中国球迷,又有了新的、不再是4年而是2年一次的狂欢之夜。世界杯仍然是世界杯,但不再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竞技体验和荣耀。

1992年,欧洲俱乐部冠军杯改制为欧洲冠军联赛。现代足球的各种资源进一步向俱乐部倾斜。不需要等4年,也不需要等2年,每年都能欣赏到世界最高水平的欧冠联赛。在这样的背景下,1994年,在足球沙漠进行的美国世界杯略显平淡地进行,褪去艺术光环的巴西队改打枯燥乏味的防守足球,如愿拿到了巴西人梦寐已久的第四座世界杯。

1998年,日本队历史性地入围法国世界杯。个人以为,日本队的打法代表了东亚黄种人的足球方向,东亚的黄种人只能这么踢,不可以像韩国人那样跟欧美人硬拼身体体能。此后,日本队成为亚洲霸主和世界杯常客。

某种意义上,98法国世界杯有点像86墨西哥世界杯,马拉多纳之后,另一个超级巨星齐达内以另一种方式主宰了比赛。2000年,齐达内的法国队赢得了欧洲杯冠军,历史性地实现了世界杯欧洲杯大满贯。齐达内自带天生赢家的节奏,众所周知,在过去的3年,作为新人的主教练,他带领皇马历史性地3连欧冠。

2002年,中国队首次来到了日韩世界杯,这是一届中国球迷现场到达率最高的世界杯。由于实力上的巨大差距,小组赛3连败1球未进打道回府。而当巴西队又回到重视防守的乏味节奏,实际上就是夺冠节奏。4年的德国世界杯,再一次证明的大赛打的就是防守,防守起家的意大利第4次夺冠。

里皮再一次证明了意大利足球的特点是教练的战术素养。他创造性地借鉴了皮尔洛的前腰后置战术。这也为他日后执教广州恒大和中国国家队埋下了伏笔。

2008年以后,世界足球来到了西班牙的TiKi- TaKa时代。2010年、2014年世界杯都是无锋的TiKi- TaKa在表演,区别在于西班牙版和德国版。先后在巴萨和拜仁执教的瓜迪奥拉成为幕后英雄。

2018年世界杯,会是谁主沉浮?

但这个真的很重要么?轰轰烈烈的胜胜负负不过是暂时的过眼云烟,我们在人生的球场上拼得死去活来,也许,真正想要倾诉的是对自身命运生生不息的注意和关怀。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娄底体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